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 
课程发展与历史沿革
课程主要发展的历史沿革

 “发动机原理”是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所有专业中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。对于我校“热能与动力工程”国家级特色专业来说,发动机原理与汽车构造、发动机设计、发动机测试技术一起构成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,一直以来也是热能与动力专业的考研课程。

我校的“发动机原理”课从建校伊始就已经开设,至今走过了50余年的风风雨雨,周允教授、边耀璋教授、张慎良教授、陆继勋教授、王学志教授等老教师呕心沥血,为课程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使课程体系不断完善,精益求精。目前,本课程教学准备充分,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,测试设备先进,加之“交通新能源开发、应用与汽车节能陕西省重点实验室”的设立,使本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处于先进地位。

历史沿革方面,1952 年国务院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,清华大学、吉林工业大学、天津大学、交通大学等一批工科类大学相继建立了汽车运用工程、汽车工程、汽车与拖拉机和内燃机等专业。1953年苏联专家罗冈诺夫来华讲学,具体规划了这些专业的课程、实验、毕业设计等专业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,并开始培养研究生。“发动机原理”课因此成为国内最早设立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,一直延续至今。

我校1951年设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,是全校最早的专业,从那时起,“发动机原理”课就是专业的主干课程。19811984届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采用西安交大版《内燃机原理》教材,授课时数为80学时;19851993届采用二院校版《内燃机原理》教材,授课时数为6070学时;1994届开始改用大连海运学院张志沛主编、我校边耀璋教授主审的《汽车发动机原理》教材,38.6万字,授课时数5060学时,供载运工具运用工程、车辆工程和市场营销(汽车贸易)等专业的本科生使用。目前,汽车学院所有专业统一使用董敬主编的《汽车拖拉机发动机》作为教材,授课学时依据各专业特色有所不同,从40学时至60学时。

近年来,我校《发动机原理》课程开始向精品课程方向大力建设,在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教学资源、实践教学以及教学团队等多方面开展改革创新,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分析、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。1999年,教学团队开始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,教学内容得以扩充,多媒体教学较常规教学方式更为直观、易懂,在同等授课学时条件下大大提升了授课效率,学生反映效果良好,基于良好的前期教学积累,本课程由曹建明教授组织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并获批准。

获批校精品课程以来,曹建明教授等教学人员进一步对本课程进行完善,伴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快速发展,课程教学内容中加强了发动机电控技术、新能源技术、排放后处理技术等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;教学队伍中持续引进本领域985高校的博士毕业生,改善了团队的学历、年龄及学缘结构;2004年,曹建明教授作为课程负责人组织申报了陕西省精品课程并获得立项。

经过省级精品课程建设,本课程在教师队伍、人才培养、教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,培养了校级教学名师1名,编写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,指导本科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4项,指导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大赛一项并获国家铜奖,获校级教学优秀奖3人次,校级优秀教师3人次;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比例由30%增大到60%、平均年龄由41.3岁降低到38.9岁,结构更为合理。

当前,在《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》精神及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指导下,课程团队在进一步夯实教学基本资源基础上,探索并着手建设发动机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、试题库系统、作业系统、课程教学、学习和交流工具等网络课程拓展资源,积极准备《发动机原理》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与建设工作,力求为本领域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。